为了奉献的人生
田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校友,现为兰州晨报首席摄影记者。
他的记者生涯是以《兰州晨报》的创立而开始的。作为报社第一批记者,他在兰州晨报社已工作17个年头。在17年的新闻工作中,他时刻谨记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所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不断追求新闻事件的真相,用镜头记录着每一个值得记忆的时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他曾荣获甘肃新闻摄影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多次被甘肃日报授予优秀青年团员、优秀工作者称号;三次被兰州晨报授予“勇敢记者”光荣称号;五次被晨报评为优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被兰州市文联和兰州市摄影家协会评为“优秀青年摄影家”荣誉称号;2008年被甘肃日报社评为抗震救灾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在第十一届、第十四届中国摄影新闻奖复评暨新闻年赛中,两次荣获铜奖,成为甘肃摄影记者中唯一在中国新闻摄影奖上“梅开二度”的记者;2002年,他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甘肃迭部森林火灾组照——《保卫绿色宝库》,荣获中国环保新闻摄影铜奖。
2000年,由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具体承办的“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举办。受报社委派,他前往漳县进行采访,走访了缺水最为严重的5个乡,拍摄20卷胶片,最后形成了《水:苦甲之乡的渴盼》组图。在采访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水的渴望和极其恶劣的用水条件深深地震撼着他。据这里的老人们讲,漳县地区原本不缺水,但是长期的破坏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得格外脆弱,地表水根本不能储存起来,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要想打上一桶水,需要走十几里山路,家庭条件略好些的住户可以用家畜驮水,家庭条件差的,就只能用人背肩扛的办法背水。然而,取水工作通常由家庭中的妇女和年龄略大一些的孩子来完成。采访正逢11月份,天寒地冻,道路湿滑,他跟随取水的人群在鹅毛大雪中走了十多里山路,终于到达目的地。取水的地方是一个直径只有60厘米见方的小泉眼,水很浅,舀水的动作必须非常轻巧,底层的泥沙才不会将水搅混。这里的人一般用10公斤的塑料桶来背水,要是再重些,就背不回去了。因为来之不易,水在这个地方是如此的珍贵,每家每户都是洗完脸的水洗手、洗过手的水洗衣服,洗过衣服的水澄清后再用来浇花、浇树。他眼里闪着泪光完成这次的采访。采访结束后,他回忆说,“我将定西漳县这个苦甲之乡人们对于水的渴盼,从孩子们的眼神中,从老人皲裂的手中,从驮水的妇女儿童的背影中反映到了社会,一眼小小的泉水,便是生活的全部希望”。这组照片面世后,《北京晨报》进行了整版刊发,同时,被中国妇联西部母亲水窖工程作为宣传图片并收藏,为世人了解西部地区缺水现状,感受群众对于水的渴求提供了更直观的画面。最后,他凭借此项作品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摄影新闻奖复评暨新闻年赛铜奖。
2003年4月,甘肃迭部达拉林场遭雷击引发森林大火,持续了6天5夜,相邻近的几座山上的树木都被烧成了灰烬,林区公路两边随处可见被大火烧死的家畜和羚牛、麋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着火林区距火场指挥部约80公里,他白天在林区穿梭采访,晚上回到指挥部发稿。在采访中,灰烬被风吹起,就像下黑雨,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干净地方,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保护好相机,将最感人的画面拍进镜头。最危险的一次是他跟随灭火战士进入火场进行扑灭明火的拍摄,一块巨大的原木树干被山火烧断,燃烧着从山坡上滚下,擦着他和另一位战士的身边并从中间空隙中滚落下山坡。望着足有100多公斤的树干在小溪中冒着青烟,他们都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为了保护这座森林宝库,数千军民奋战在扑火一线,就是他用相机捕捉到了一个又一个惊险的瞬间。这组稿件最后起名为《为了绿色森林宝库》,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摄影新闻奖复评暨新闻年赛铜奖和全国环保新闻铜奖。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噩耗传来,悲痛的同时,新闻的敏感性使他第一时间收拾好行装和其他同事争分夺秒、日夜兼程地赶赴灾区进行采访。他负责采访地点是甘肃省灾情最重的地区——陇南市文县。文县离青川的直线距离只有20多公里,灾情十分严重。在为期20天的采访里,他每天冒着余震的风险在废墟上采访。有时他走在路上,余震中从山区公路上方滚下来的碎石会给他和同事们带来生命危险,而他们每天都要走100多公里这样的山路。采访的第4天,他们在山区公路采访时遇到强烈余震,从山坡滚落的碎石击中了他乘坐汽车的左侧车门,险象环生,但他毅然决定继续深入灾区进行采访。由于灾区断水断电,他们饿了就吃块干馒头,渴了就喝点矿泉水,有时能吃上一碗开水泡的方便面就算是一顿不错的大餐了。白天在灾区采访,晚上回到安全地区第一时间就是给报社发回稿件。由于线路刚刚抢通,传输信号极为缓慢,为了及时将灾区的状况和各界抗震救灾的大量图片传送出去,他只有坚守在有电源的房间里,时间久了,余震到来时,听着楼板摇地咯吱咯吱的声音也就成了一种常态。在这20天里,有60余幅新闻摄影作品被兰州晨报和甘肃日报刊发。刊发的新闻图片极大的振奋了灾区群众和抗震队伍的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所拍摄的兰州军区部队官兵抗震救灾的新闻摄影作品——《灾情就是命令》,被每日甘肃新闻网做成封面,被全国网站广为转载。最终该组照片《不灭的记忆》被评为甘肃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并被兰州军区军史博物馆收藏。
做一名成熟而有素养的摄影记者,他深知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为业务方面的“领头羊”,就要求拍摄的新闻作品除了要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外,还要在文字描述上更加出色。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2010年秋,田蹊开始在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通过网络教育学习使其对现代汉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怎样准确地使用语言,怎样运用修辞技巧。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一些情况,拍摄了优美的图片,但在写与图片相关的文字说明时,总感觉有点差强人意。文字的内容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拍摄时的内心感受,不能与读者达成共鸣,这点让田蹊觉得非常的苦恼。现在,可以将学习到的文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巧妙地进行叙事抒情状物写景,把内心感受充分表达出来,以感染读者。通过汉语言专业的系统知识学习极大的提升了田蹊的文字表述能力,他的新闻作品经常得到“文字和图片同样精彩”的赞誉,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在这十七年的工作中,他经历了奥运会、亚运会、天宫一号飞行器发射等重大采访,也经历了复杂环境的惊险拍摄;他将贫困地区吃水难、上学难、恶化的生态环境等社会现实反映给社会,也将祖国的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17年是艰辛的17年,17年的艰辛,对他是一种磨炼,在艰辛中,他体验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乐趣;在艰辛中,他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艰辛中,他充实了奉献的人生。
(本文根据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兰州电大学习中心 田踪老师撰稿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