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 学习园地 / 新视界 / 

《党校公开课》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2020-09-08 16:40:00
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全新上线的《党校公开课》是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科研部、报刊社、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打造的系列网络视频课程,旨在请党校教师围绕国内外热点问题,以通俗的语言、活泼的形式对党的理论进行解读,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媒体融合手段搭建知识分享的崭新平台。

《党校公开课》将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党建云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敬请关注!

一起来听党校公开课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

本期主讲人 林雅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西方文化理论研究。担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国际传播、文艺创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精彩观点

1、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有信念的。它不仅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政党,更是一个延续几千年文化根脉、与我们的人民与我们的传统血肉相连的政党。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信念,使得它在中华民族遭遇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

2、信仰

中国共产党是有信仰的。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它历经千难万险,以百折不挠的奋斗意志与坚定不移的人民情怀,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文化使命。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回答意大利众议长提问时的答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所映照出来的,正是这样一份以身许国的信仰、使命和担当。

3、信心

中国共产党是有信心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的一个中国,同时也是迈向现代化、放眼全世界的中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不仅是充分实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同时也将为人类文明的普遍架构贡献来自中国的智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涵义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必然包含一个更加深远的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方案。

主讲人感悟

林雅华:我希望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尝试,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党的理论,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政治话语,它其实跟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情感,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思想文化都是紧密相关的。

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大家看到作为党校教师的我们,其实也跟大家一样,是个普通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喜有忧的人。只有关注真实性的传达,才能让我们更加立体、深入地感受到我们党的文化力量和思想力量。